频道

民航局

解读|架好互联互通的空中桥梁

2025-08-08 16:48:00 来源:中国民航网 T 大T 小

架好互联互通的空中桥梁

——解读《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发展报告》

2017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提出支持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空中丝绸之路进一步拓展了共建“一带一路”的覆盖维度,不仅联通大陆与海洋,也架起了空中桥梁。

多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一道,不断携手推进民航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人文交流“心联通”,将空中丝绸之路打造成为各国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筑友谊的合作桥梁。日前,民航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发展报告》(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对共建“一带一路”第一个蓬勃十年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作了全景式回顾,也对下一个金色十年推动空中丝绸之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作了展望。 

回望成果:“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更紧密

多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空中丝绸之路围绕加强“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果。

《发展报告》显示,“硬联通”方面,四大世界级机场群和十大国际航空枢纽加快构建,航线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空中丝绸之路连接了65个共建国家的百余个城市。疫情以来,“一带一路”航线航班领跑我国国际航线恢复,按照我国航空承运人全口径航班(定期、非定期)统计,今年1至6月,我国与共建国家累计完成航班量16.8万架次、旅客运输量2304.4万人次、货邮运输量71.8万吨,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5.3%、9.8%、180.7%,均高于我国国际航线整体恢复发展水平。我国与柬埔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沙特、科威特、多哥、赞比亚等多个共建国家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民用机场、空管、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中资企业参与海外民航领域建设项目200余个,有力促进共建国家民航基础设施完善,更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和民众就业。

“软联通”方面,我国已与107个共建国家签署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28个共建国家民航部门签署双边适航协定,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塞拜疆签署共建空中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巴西、所罗门群岛、非洲民航委员会等拉美、南太、非洲等地区的国家和区域组织签署了民航全面合作备忘录,高质量共建空中丝绸之路的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同时,中国民航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民航组织“不让一个国家掉队”倡议对接,在适航审定、北斗应用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建设中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心联通”方面,中国民航多次组织执行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外抗疫医疗等运输任务,运送中国援外救援、医疗等人员1400余人次,运输救援物资3300余吨,特别是疫情期间,空中丝绸之路成为我国与共建国家携手抗疫、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生命线。此外,中国民航与共建国家积极开展能力建设领域合作,累计组织开展了30余个民航专业培训项目,参训人数1000余人,为共建国家民航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

这些发展成果不仅有力推动了中国民航的发展,也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不断添砖加瓦。

梳理经验:“四个始终”高质量共建空中丝路

可以看到,多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空中丝绸之路正由中国倡议变为国际共识,从中国行动变为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的一次次实践也凝结为宝贵的发展经验。

《发展报告》将高质量共建空中丝绸之路发展经验概括为“四个始终”,即始终坚持开放包容,深化互联互通;始终坚持共同发展,促进公平普惠;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能;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发展。

民航局发展计划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中具体的经验做法:在始终坚持开放包容方面,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坚持在开放包容中实现共同发展,积极服务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旗帜鲜明反对搞“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坚持协同增效,积极加强多双边合作,推动各国、区域民航发展战略与全球发展议程有效对接,鼓励更多国家和企业深入参与,做大共同利益蛋糕。

在始终坚持共同发展方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既遵循现代化民航体系建设的一般规律,也立足各国国情和民航业发展实际,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坚持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未来,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将“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理念落到实处;坚持正确义利观,倡导公正合理,以义为先、义利兼顾,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推动实现各国民航共同发展。

在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方面,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深入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为共建国家民航现代化进程注入更多生机活力;推动政策创新,深入探索推进全球民航结构性改革和治理体系改革良策,为全球民航增长开拓新空间、提供新动力;推动增长方式创新,携手共建国家紧抓新一轮产业革命、数字经济等带来的机遇,深入探索并培育“民航+”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各国民航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供新动能。

在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方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民航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合作研发与推广应用,统筹推动全球民航运输与相关产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并进;坚持低碳发展理念,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科学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各尽所能开展航空运输清洁低碳转型;坚持循环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发展模式,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切实提高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水平。

展望未来: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筑友谊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经走过第一个蓬勃十年,迈入第二个金色十年,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一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将重点围绕哪些合作方向和领域展开?

《发展报告》作出了一系列规划设想:一是共同夯实合作基础,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把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落到实处,建立健全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合作机制,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关切和诉求,让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更好地服务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共同拓展合作领域,以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为抓手,既要努力巩固传统国际运输市场,更要积极开辟新兴市场,不断提升共建国家互联互通水平;以推进民航规则标准对接为着力点,稳步扩大共建国家在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和飞机制造、维修、租赁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化民航专业人才能力建设合作;携手共建国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绿色发展、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培育共建空中丝绸之路新增长点。三是共同创造美好未来,与共建国家加强政策沟通,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增进战略互信,强化发展战略和规划对接,推动共建国家民航高质量发展,努力将空中丝绸之路打造成发展繁荣之路、安全畅通之路、文明互鉴之路,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

民航局发展计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大力弘扬丝路精神,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为目标,同共建国家一道努力,开展更高质量合作,深化利益融合,将空中丝绸之路打造成为各国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筑友谊的空中桥梁,共同谱写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华章。(中国民航报 记者潘瑾瑜)(编辑:张彤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

0 0 0

责任编辑:zhangtong

推荐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