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无人机
国内首款按照适航程序研制的1吨级大型无人运输机成功首飞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3-15 13:38: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杨群峰 报道:3月15日,由烟台黄渤海新区企业壹通无人机公司系统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大型无人运输机TP1000在青岛莱西机场成功首飞。此次国内首款按照适航程序研制的载重1吨级大型无人运输机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无人航空装备领域实现又一重大突破,为全球航空货运智能化升级注入“中国方案”。这是山东省自主研制的首个载重吨级以上的无人机整机产品,也是山东有史以来自主研制的最大的航空器整机。

此次首飞总时长26分钟,飞行状态平稳。各项数据表现优异,达到了预期目标。飞行过程中,无人机的稳定性、操控性以及动力系统均展现出卓越性能,各项参数均处于理想范围内,充分验证了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TP1000是壹通无人机公司完全按照中国民航大型货运无人机适航标准自主研发的大型无人运输机起飞重量3.3吨,载重1000公斤,满载航程1000公里,货舱容积达7立方米,采用双发模块化设计,搭载自研多余度飞控系统。

产品谱系完善,组合应用扩展

随着TP1000的成功首飞,壹通无人机公司以TP(固定翼)、TR(垂起复合翼)两系列产品为核心的产品谱系进一步升级完善。与TP500相比,TP1000具有载重更大、航程更远的特点,二者将形成高低搭配的大型货运无人机产品组合来满足快速发展的低空货运需求。同时TP1000具备模块化货舱,支持标准集装箱快速装卸及后开门空投功能,可更好地服务于物资投送、应急救援等多场景运输需求。

壹通无人机公司总经理金舸告诉记者:“除了运输货物,基于其良好的飞行性能、装载能力、较低的运行成本,TP1000可根据客户需求快速改装,开展海洋监测、科研探测、资源开发、区域基建等,广泛应用于军民用市场和科学研究工作中。

构型快速转换,市场需求旺盛

TP1000兼具长航时、大载重、低成本特点,采用模块化安装、拆卸设计,具备尾部大开口货舱,可实现智能空投;还具有标准货盘快速装卸、陆运快速接驳和远距离运输能力,相较传统航空运输货机,更具安全性和灵活性,可以满足商用和特种应用端的多样化需求。

据了解,在2024年第15届中国航展上,TP1000完成了首发揭幕,凭借其准确的市场定位、良好的适应性与经济性,已斩获来自中通快递、江苏亚捷等企业30架订单。

技术自主化突破,适航程序研制支持安全运营

TP1000项目历时两年攻关,实现了飞控系统、动力适配、结构设计等核心技术的100%国产化。该项目严格遵循适航研制程序与安全管理要求,研制过程中,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模拟,不断优化迭代机体结构和系统等各项性能指标,飞机的多余度设计也能有力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安全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金舸透露,“TP1000适航取证构型将于2025年底前投入试飞,预计2026年取得中国民航大型货运无人机型号许可(TC)。

据了解,此次成功首飞也有赖于健全的研发体系扎实的人才基础和行业领先技术。壹通无人机公司核心团队主要来自航空工业一飞院、西飞、贵飞等航空领域标杆企业。其中,20年以上航空技术背景专家已超30%。

公司不仅具备多型号同步研制能力,能够在短期内实现从设计到首飞落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还不断探索技术合作新模式,与航空工业一飞院等机构开创军地协同的研制合作模式。未来,将与地方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持续深化合作,整合最优资源,为TP1000稳步投运保驾护航

政企协同创新,赋能区域产业升级

作为烟台市首个大型无人机整机研发企业,壹通无人机公司自2021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安全与创新并重,为行业提供适航、高效的大型无人驾驶运输航空器”的宗旨,依托烟台完善的制造业产业资源,快速构建起“研发-测试-生产”一体化能力,带动烟台及黄渤海新区高端航空制造产业聚集,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目前,公司载重500公斤级固定翼首发机型TP500全新适航构型已于2025年2月成功试飞,进入适航取证阶段另一款载重150公斤级垂起系列核心机型TR100亦进入试运营阶段。

(本文图片均由壹通无人机公司提供)

目前,壹通无人机公司已在烟台黄渤海新区建成4000平方米脉动生产线,并启动超2万平方米无人运输机产业园建设,预计2025年底具备年产100架大型无人机的生产能力,将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集聚,助力烟台打造国家级无人机产业集群。

2025年开年,低空经济被第二次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是全国两会焦点议题之一,有望从“试点探索”迈向“规模化爆发”阶段。壹通无人机公司总经理金舸还表示,此次首飞,离不开山东省和烟台市两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行业伙伴的通力协作。

未来,壹通无人机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全产业链升级,并积极响应国家低空经济战略部署,聚焦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为客户提供更高效、可靠的无人机系统解决方案,加速国产无人机产业发展迈向全球低空经济新篇章!(编辑:李季威 校对:王亚玲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lijiwei 000
推荐新闻: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