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空管
北京终端区雷雨保障纪实:以专业筑牢安全防线 用真情守护万里蓝天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7-29 17:11:00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广涛、王浩汐 报道:202572812时,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20时,北京市防汛指挥部启动全市防汛一级响应,北京终端区迎来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雷雨过程,直接导致北京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及天津滨海机场两市三场航班进出港受限。厚重的积雨云如黑色巨浪压境,电闪雷鸣中,华北空管局空管中心终端管制室作为两市三场的民航管制中枢,迅速启动雷雨天气应急响应,全体终端管制员以安全第一、真情服务为宗旨,用精湛的指挥技能和坚定的责任担当,在雷暴中织就一张守护民航安全的天网

在安全效率间寻找最优方案

2000分,在北京终端区域内飞行的航班纷纷发出天气绕飞请求。北京进近,东方6270申请航向110,前方天气覆盖航路。急切的声音在频率中响起。此时,天气雷达回波图上,代表强雷雨的红色回波正逐步向北京终端区内部移动,首都机场与大兴机场的进离港航空器迅速开启雷雨绕飞运行模式。

2200分,雷雨云团完全笼罩终端区,跑道上方雷雨堆积,能见度急剧下降,首都、大兴两场航班进出港被迫按下暂停键。“南方6717,左转航向270,上升到4800米保持。”随着一声声清晰有力的管制指令下达,终端管制席位迅速行动,组织复飞航空器建立安全间隔,同时有条不紊地安排后续航空器按照机组意图进行等待备降,加入大循环运行。在终端管制大厅中,每一名管制员全神贯注,他们的目光在雷达标牌与气象云图之间快速切换,一边精准指挥航班避开核心雷雨区,一边积极回应机组需求,及时提供各类情报服务。7290100分,首都机场南侧被雷雨覆盖,此时无法指挥航班向北落地,但首都机场北侧天气逐渐消散。为确保航空安全与运行效率,首都机场紧急切换为向南运行模式。管制员们指挥数十架航空器从已有队列重新排序,高效指挥航空器向南落地,重新构建起平稳航班流。0109分,仅仅9分钟时间,CCA1266第一个成功向南进近,这一时刻成为终端管制员们高效指挥的有力见证。

在这场与雷雨的激烈较量中,终端管制室借助视频协商机制,根据雷雨移动方向与相邻单位动态调整进离场航线,将原本集中的五边进近流巧妙拆分为东西两线,为绕飞航班开辟出一条条“安全走廊”。坚实的安全防线离不开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华北空管局气象部门、技术保障部门以及综合保障部门同步发力,各类信息顺畅传递,关键系统稳定运行,工作环境不受影响,为管制指挥提供坚实支撑;华北地区运行协调委员会平台高效联动机场和航空公司,强化信息共享与决策协同,为统一调度指挥提供了坚强保障。

0230分,首都、大兴两场上空的雷雨逐渐消散,进离港航空器逐步恢复正常运行,这场与雷雨的“战斗”迎来了阶段性的胜利。随后带班主任合并扇区,由六组席位缩减至两组,休息的管制员们放下话筒,脚步匆匆地离开管制大厅赶往倒班宿舍,在这里,抓紧一切时间休息早已成为常态,因为据气象部门通知,一个小时后雷雨将再次袭来...

在风雨雷电中传递“民航温度”

雷雨保障,既是一场考验技术的硬仗,也是一场彰显服务的战役。截至72902时,北京终端区共安全保障航班1200余架次。其中,指挥绕飞雷雨区航班盘旋等待11架次,安全实施备降29架次,且未发生一起运行冲突。

“这场雷雨是对我们应急能力的全面检验。”带班主任左林鹏感慨道,“从预案启动到现场指挥,从空地协同到真情服务,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终端管制员‘争当世界一流空管排头兵’的职业精神。”

2904时新一轮降水席卷而来,雷雨云团再次覆盖北京终端区。管制大厅内,连续奋战数小时的管制员们揉着发红的眼睛再次相聚,相视而笑。尽管他们历经整夜守护,但依然保持着标准的陆空通话,声音沉稳而坚定。他们深知,在航空安全的战场上,每一次雷雨季挑战都是成长的宝贵契机,每一声“你好,北京进近”的指令背后,都承载着对“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在这场与雷雨的较量中,他们用坚守与担当,守护着每一架航班的安全起降,书写着属于民航人的责任与荣耀。(编辑:许浩存 校对:李佳洹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xuhaocun 000
推荐新闻: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