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黄琦妍 报道:近期,受台风“范斯高”与“竹节草”叠加影响,华北地区空管保障压力陡增。民航华北空管局空管中心党委围绕强作风、保安全、战雷雨、提效能等方面制定62项具体措施,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作风,全力应对雷雨季复杂天气与空域运行压力,确保暑运期间航空运行平稳有序。
铁纪铸魂 以严细实作风筑牢安全防线
华北空管局空管中心党委始终将作风建设视为安全工作的生命线,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在“严、细、实”三个维度深化作风养成,让规章意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日常工作中,从相似航班号的精准识别,到标准通话、标牌操作的每一个细节,全体管制员都以“零违章”为标准自我要求。坚持“老带新”的岗位传承模式,紧抓作风底线问题,通过事后讲评反思帮助新员工系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枚扣子”,确保管制队伍始终保持严谨的职业素养。
在精细管理上,空管中心党委将精细化贯穿运行全流程。手册编制中,围绕复杂天气、航空器特情、自动化系统切换等场景,编制40余类专项检查单,形成“一看就懂、一用就准”的可视化操作流程;风险防控中,运用“双重预防机制”梳理出55项危险源,制定标准化管控清单。尤其在推进目视进近运行过程中,空管中心与机组开展多轮交流研讨,细抠高度层确认时机、指令发布节奏等关键环节,生动践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工作理念。
在实战能力锤炼上,中心党委始终以“实战化”标准打磨能力,借助年度复训、特情演练、大流量运行模拟等场景,以真实运行为背景优化管制策略。今年一次特情处置中,机组紧急申请优先落地,值班管制员30秒内便精准调取特情检查单,值班主管高效统筹保障资源,各席位密切配合完成空中避让,整个流程顺畅高效。这一成功处置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以实则治”的实战积累,更是队伍“拉得出、顶得上”底气的生动体现。
多措并举 以全链条管理守牢安全底线
空管中心党委从责任落实、隐患防范、协同联动三个方面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防护网。
在责任落实上,空管中心党委将“议安全”纳入党委会常态化议题,深入研究近期安全态势、风险隐患,结合安全检查结果分析典型违章案例,部署下一阶段安全管理重点工作,2025年已开展5次专题研讨。同时制定《空管中心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办法》,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推动全员安全责任制落地,确保“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在隐患防范方面,针对跑道侵入、无线电干扰、关键设施设备等风险,修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管理办法》,全面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动态清零机制,确保安全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
在协同联动上,构建“空管-航司-机场”三方协同机制,通过定期联席会议、联合演练、数据共享等方式,实现运行信息实时互通。针对雷雨季节航班动态调整需求,优化航路改航、备降场协调等关键环节的决策流程,确保复杂天气下运行调整的高效性与准确性。
精准施策 以专业能力应对雷雨季挑战
面对雷雨季节复杂的运行环境,空管中心党委依托业务精湛的管制员队伍,打出精准指挥“组合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升运行效率。
在预先研判与演练方面,复盘历年雷雨绕飞案例,固化改航策略与疏散路径;组织开展区管、终端、天津三方模拟机演练和雷雨季综合应急演练,重点提升恶劣天气下的协调指挥能力。雷雨天气来临前,及时制定合适的预战术、战术措施,保障航班运行有序。
在管飞交流共建上,分批选派管制员赴航空公司运控中心与驾驶舱观摩学习。通过参与航前准备会、驾驶舱实操观察、运控中心跟班等环节,深入理解飞行员决策逻辑与航司资源调配机制。双方围绕雷雨天气下的绕飞、协同配合、运行优化等重点问题开展交流,形成“信息共通、经验共享、安全共筑”的合作模式。当前,活动以“带问题去、带建议回”为导向,已提出多项可落地的实践成果,为优化空管服务策略提供有力支撑。
在提升运行服务效能方面,在确保雷雨季安全的同时,着力提升运行效率,对复飞、备降等航班进行最优安排,减少旅客等待时间。积极开展空管运行效率提升专项工作,充分发挥全国流量管理系统协同作用,提高航班容流匹配度。通过推动首都机场“点融合”PMS进场程序、引导目视进近等新程序落地,2024年7月至2025年5月总计节省飞行时间超1700小时。
华北空管局空管中心党委将以更严的作风、更细的管理、更实的举措,坚决打赢雷雨季保障攻坚战,为旅客提供安全、高效的管制服务。(编辑:李季威 校对:张薇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