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孙芳 报道:热浪灼城,暑运正酣。湖北空管分局管制大厅内,航班指令密集交错,空气中弥漫着高强度运行的紧张气息。然而,比航班压力更牵动后勤团队心弦的,是头顶那排的空调机组。面对持续攀升的酷暑高温和近2000平方米大厅内设备、人员散发出的巨大热负荷,空调人工调控如同“追着热浪跑”,温湿度失衡不仅让紧盯雷达屏幕的管制员们额角沁汗,更让保障航班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环境面临波动风险。而这,仅仅是空管小区、塔台小区众多步入“老龄化”设施设备困境的一个缩影。
如何破局:智能微创焕新能
湖北空管分局蓝天鼎新公司以管制大厅空调改造为突破口,展开了一场“科技强安”的生动实践。摒弃大拆大建,团队聚焦痛点,实施智能化“微创手术”:在冷冻水主管道、空调箱供回水主管及室内关键区域加装温度、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管道压力、供回水温差、室内温湿度等数据,为系统调控提供精准依据;再以PLC智能控制系统为核心,构建起数据驱动的智能联控机制,让温度数据与调节阀门、水压波动与水泵频率实时联动,实现温湿度动态精准调控。曾经滞后的人工调控模式,被智能系统的“先知先觉”彻底终结。
重塑价值:科技赋能被动变主动
此次改造的意义已远超空调系统自动化升级本身。它验证了智能改造对破解老旧设施困局的巨大潜力——无需颠覆式投入,以数据驱动、智能联控为核心的“微创新”,即可激活设备潜能,将被动抢修转化为主动护航。它更重塑了后勤保障的价值逻辑:以科技赋能,让冷冰冰的设备拥有感知需求的“温度”,让安全保障从“人盯设备”升级至“智护人安”。
湖北空管分局蓝天鼎新公司实践了一条可复制的智能化升级路径。未来,消防、电梯等更多关键设施也将借力智能改造焕发新生。后勤保障不再仅是“后方支持”,而是通过有温度的科技创新,为湖北空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编辑:李佳洹 校对:陈虹莹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