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以“技术攻坚”筑“安全屏障”——全国劳模郑鹏的创新之路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10-17 13:44: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晓莉 通讯员王贺 报道:清晨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里流动的人群中,郑鹏的身影格外坚定。作为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大兴机场分公司通道管理科科长,他正拿着安保公司创新研发的最新产品“安检移动工作台”核对创新项目“智联巡检”的生产运行数据。自2019年投身大兴机场筹备以来,郑鹏带着“把岗位诉求酿成技术成果”的信念,走出了一条“扎根一线、服务一线”的创新之路。

从“痛点清单”到“破题方案”

“创新从不是空中楼阁,每一个项目都始于岗位上最迫切的呼声。”2019年投运前夕,行李检查由“面对面开包”改为“背对背开包”环节后,“纸质开包单困境”格外刺眼,人工填写单据平均耗时30秒,高峰时段单据填写严重影响开包速度。这份沉甸甸的“岗位诉求单”,成了他立足大兴机场开展创新研发的起点。

扎根行李检查开包间,郑鹏带领团队绘制出开包全流程动线图,将“扫码录入信息、开检物品类型、打印单据”三个核心痛点拆解为10个技术节点,自主研发的行李检查开包单电子化系统,实现开包信息准确、填写快速,有效解决了行李开包检查速度上限低的难题。

2024年,聚焦旅客丢失物品、与家人走散、误出隔离区等与岗位职责之间的矛盾点,有效开展服务创新。通过引入科技设备提升安全裕度、建立多方协同响应机制,并搭建线上反馈平台以精准对接旅客需求,在不断实践与优化中,构建起针对单向控制岗的三大支撑层级——“安全防护层”“智能响应层”与“生态优化层”,实现了空防安全100%保障,形成集安全性、智能化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兴安行·安心行”服务创新体系。

2023年,郑鹏与团队大胆改革,反复测试,提出“绿波带”通行理念——通过扩大旅客通行区域、线上团队旅客调控、多岗位信息互联、搭建Y字形双通道等长效举措,实现防爆安检通道“无感通关”。这场技术攻坚历时1年零3个月,仅拉带摆放位置调换就进行了20余次。最终落地的楼前防爆“绿波带”项目,使旅客平均过检速度提升45%,高峰时段通行能力翻倍。同年,针对红线门禁巡检“耗时费力、漏检率高”的问题,郑鹏又牵头研发“智联巡检”系统。通过使用最新版“安检移动工作台”,与门禁视频监控岗位联动,实现巡视路线一目了然、巡检点位一贴打卡、异常情况一键跑位,通过管理模式创新+现有技术赋能的组合拳,系统性地解决了传统安防巡视中的痛点与难点。每日人均跑位频次大幅下降30%,总跑动距离锐减36%整体安防巡视效率提升15%,安全管控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成功转型


(大兴机场供图)

用“劳模微光”聚“创新火炬”

“一个人的创新是微光,一群人的创新才能成火炬。”深知个体创新的局限与团队协作的力量,2021年年底,郑鹏主动推动成立“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他打破“实验室远离一线”的传统壁垒,将研发场景直接搬进安检岗位、开包间等实际工作场景,还构建起“岗位诉求收集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闭环机制,让每一次创新都精准对接一线需求,从源头避免“创新与实践脱节”。

“不仅自己要突破,更要带动团队一起成长。”在郑鹏的引领下,创新工作室成为“人才培育+成果孵化”的双平台累计开展专项培训162批次,内容覆盖安检技术、创新方法、管理思维等,成功助力159人考取中级安检证、63人拿下高级安检证聚焦一线痛点持续攻关,累计孵化出20余项创新成果结合多年一线经验提炼的“3-2-1违禁品查控方法”“4-3-3-2班组建设模式”,因实用性强、可复制性高,成为在全公司推广的检查范本,让“劳模创新经验”转化为行业共同财富。

从2005年入职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在20年的时间里,郑鹏从一名普通的安检员成长为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大兴机场分公司通道管理科科长,2024年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年深耕国门安防,郑鹏的创新足迹始终与民航发展同频共振。他主导的项目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无法估计,更构建起“技术+管理+人才”的创新生态。当被问及创新密码,他说:“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课题,把岗位的职责使命当动力,就没有攻不克的难关。”如今,在大兴机场这座“新国门”,郑鹏仍在创新的路上步履不停,他最新牵头的“CSKE外包业务管理项目”已进入测试阶段,即将把更多岗位诉求转化为技术成果。正如他在主题宣讲中所说:“青春的光彩,要在捍卫空防安全的事业中绽放。”这份坚守与创新,正是新时代劳模精神最生动的注脚。(编辑:许浩存 校对:陈虹莹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xuhaocun 000
推荐新闻:
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圆满完成新建南二跑...
赤峰机场顺利完成秋季设备换季维护工作
呼伦贝尔机场联合机场商贸开展中秋主题活动
东航江西分公司举办贵宾厅双节主题活动
首都航空:做优首乘服务 助旅客圆梦蓝天
深圳航空郑州基地:万米高空“镜”显真情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