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报道:甘肃民航机场集团积极响应甘肃省、委省政府构建全省空中交通网络的战略部署,完善甘肃“东西成链”的航空运输网络布局,按照公司“内网活”航空市场开发思路,自10月26日民航局执行冬春航季航空运输计划起,甘肃省民航航空发展有限公司在现有兰州—金昌—嘉峪关、兰州—张掖—敦煌省内串飞航线的基础上,新开嘉峪关—兰州—庆阳、敦煌—兰州—陇南、兰州—嘉峪关—敦煌、兰州—庆阳——敦煌、重庆—金昌—敦煌 5 条省内串飞航线,为甘肃区域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甘肃地域狭长辽阔,部分市州间陆路交通耗时久、换乘难,长期制约着群众跨区域出行。2025 年冬春航季执行的七条省内串飞航线,以兰州机场枢纽为核心,创新采用“串飞”与“环飞”模式,如同在甘肃上空搭建起高效的“空中公交”系统 ——串联兰州、嘉峪关、金昌、张掖、陇南、庆阳、敦煌7市,将以往动辄8—10小时的陆路车程,压缩至1.5—2.5小时的空中航程,彻底破解了甘肃“旅长游短”的出行难题。
对于庆阳、陇南等以往航空通达性较弱的地区,新航线的开通尤为关键。以陇南为例,此前当地群众前往敦煌需经兰州中转,全程耗时超12小时,如今通过串飞航线,仅需4小时即可直达,极大降低了探亲、就医、求学的时间成本。同时,航线采用灵活的航班时刻与亲民的票价策略,部分短途航线经济舱票价低至300元左右,让坐飞机变为普通群众触手可及的出行选择,切实提升了民生获得感与幸福感。
串飞航线不仅便民,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动脉线。通过串联省内7市,航线打破了地理空间阻隔,加速了人才、资金、技术、货物的跨区域流动,为各地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比如“中国镍都”金昌,其有色金属产业与敦煌的文旅装备制造、庆阳的能源化工产业存在广阔合作空间。新航线开通后,企业商务考察、技术对接频次显著提升,以往需耗时两天的跨市洽谈,如今当天即可完成,有效提高了产业协作效率。同时,“重庆—金昌—敦煌”跨省串飞航线的开通,更打通了甘肃与西南地区的空中通道,助力金昌有色金属产品、敦煌文创产品通过重庆枢纽辐射全国,为外贸型企业拓展了物流新路径。航线进一步强化了兰州都市圈对周边市州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物流支撑。据测算,航线开通后,庆阳苹果的省外运输时效将提升30%以上。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拥有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庆阳周祖陵、陇南官鹅沟等众多世界级文旅资源,但长期以来,“景点分散、串联困难”成为制约文旅产业发展的瓶颈。串飞航线的开通,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实现了“一程多站”的高品质出行体验。如今,旅客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途上,甚至实现“上午在敦煌看壁画,下午到陇南赏秋景”的 一日跨域游,延长了旅游产业链,带动了沿线酒店、餐饮、文创、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释放文旅潜力,甘肃省民航航空发展有限公司已联合支线机场、航空公司与文旅单位,推出“机票+景区门票+酒店”的一体化航旅产品。冬航季期间,七条串飞航线预计带动沿线市州旅游收入增长25%以上。
甘肃民航持续以串飞航线为纽带,深化与各方的协同合作:一方面,将根据旅客需求与市场反馈,优化航班时刻、加密热门航线,计划在2026年春夏航季继续新等航线,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将联合文旅部门开展“空中丝路”主题营销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线下推介等方式,吸引更多省外游客来甘旅游,同时推动沿线市州共享市场,形成文旅发展合力。此外,还将探索融合发展模式,针对金昌有色金属、庆阳能源、陇南特色农业等产业需求,开通货运包机 或客货混装航班,进一步完善航空物流体系,为甘肃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航空支撑。
从便民出行到产业协同,从文旅融合到乡村振兴,甘肃省内串飞航线正激活着区域发展的脉搏。未来,随着航线网络的不断完善,广袤的丝路大地,必将迎来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发展新机遇。(编辑:李季威 校对:张彤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