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聚群,出生在三秦大地的东航技术北京分公司资深教员,曾获民航华东管理局授予的功勋维修工程师、华东地区维修人员安全维修银奖等多项殊荣。“我选择离开西安老家,不远千里来到北京,就是想做好飞机维修带教这件事。高质量的民航维修不能指望几个人在前面迈步,而应该靠着整支队伍在系统安全上的齐步走。”这是他曾如是说。迄今,陈聚群在东航北京机务团队里牵头开展师徒带教工作,已经十年。
有一种逻辑之美:以无厚,入有间,方能游刃有余
在《庄子·养生主》中的名篇庖丁解牛中曾写道:“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陈聚群深谙其道,并将这种认知融入带教工作之中。他提倡传承“维修经验”,主张“维修经验”只有根植于飞机设计原理这一客观规律之上才具有生命力。
怀揣着这份认知,陈聚群先后前往法国、西班牙以及国内多地探访学习,与一线机务工作人员促膝长谈了解带教收获和感受,据此将师徒带教的工作重心从“做什么”调整到“为什么做以及怎么做”上面,并开启了他对飞机维修手册的批注工作:飞机维修手册是开展民航客机维护工作的重要依据,里面详尽罗列着飞机维修人员“做什么”的标准,陈聚群按照手册章节进行内容扩充,在标准的旁边批注飞机部件设计原理以及风险点及其危害、作业的关键点与困难点、个人排故的总结和思考等实战维修经验近千项,以便让飞机维修人员在关注“做什么”的同时,能够统筹思考“为什么做”“怎么做”,有效推动工作与培训的有机融合。
“正如在飞机蒙皮上打铆钉一样,知道为什么铆接或在哪里铆接,永远比铆接动作本身更具价值。我们传承的维修经验要尊重维修对象的设计原理,只有飞机的结构清晰了、部件间的运作原理掌握了,我们的经验才能‘活’起来,我们的传承才是有根基能发展的,国产大飞机的命运才能把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实践检验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在陈聚群从事带教工作期间,从他的授课学堂里走出来了一批行业骨干,如今活跃在国产大飞机建设的事业当中。他带教的东航北京机务团队业务范围逐年稳步扩增,现已有能力全面承接中国东方航空、中国联合航空、上海航空,以及达美航空、英国航空等多家外航在北京地区的飞机维修业务。
有一种逻辑之美:未成雨,先绸缪,方能快慢有序
在飞机维修人员的课堂上有一门必修课——争做手册员工,目的是告诫一代又一代的民航机务人,在从事民航安全生产工作时要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时刻遵从章法和依据行事。然而陈聚群对自己的弟子们的期待不止于此。他主张要把学手册慢在前面、把用手册快在后面,要求大家把工作手册学在开工的前面、学在没有问题的时候,临阵磨枪貌似很快实则效能不高,貌似是看一条、做一条、签一条,但其实很可能顾此失彼,触发教条主义导致的风险。
为此,陈聚群在师徒带教过程中,除了讲解飞机维修手册里的专业知识,还注重对“民航安全+生活”的文化渗透,旨在将深奥的飞机设计原理生活化,让理论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从业者的个人生活当中,比如他引用穿堂风、地铁安全警戒线等常见现象来讲解飞机机翼设计遵循的伯努利原理流体力学,他借用百叶窗的调节来系统阐述飞机内钢索的软式操纵和推拉杆的硬式操纵......他说:“先进的设计原理往往会因为普遍而容易被忽略,因此用日常生活的普遍性来观照飞机维修作业的特殊性,也是手册员工自修自证、练在平常的法子。”
熟悉陈聚群带教习惯的同事都知道:在他剖析溯源民航作业类风险库里的典型案例时,总会提及飞机维修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这一偏好正是源于他的那份初心:高质量的民航安全应该靠着整支队伍在系统安全上的齐步走。“学习手册,不能只顾着自己眼前的那些责任,而是要学会依靠组织、依靠系统来解决问题。”
于是,在东航北京机务突击队筹备组建的大背景下,陈聚群主动请缨、力挑重担,花费半年之久自主研发长达2个月的飞机维修实操课程,以培养东航北京机务队伍的组织观念和系统思维,让藏匿在民航安全背后各岗位多条线协作配合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让飞机安全维修的慢功苦功硬功做在“练习场”、用到“实战场”,科学提升了整支队伍的航班运行保障能力。短短三年间,东航技术北京分公司先后荣获中国东航连续五年无事故征候优胜单位、大兴机场飞行区运行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年度共享实践奖和卓越贡献奖等多项安全荣誉。
有一种逻辑之美:以局限,开新局,方能繁简有度
曾有人向年近六十岁的陈聚群请教:“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您是如何坚守初心、始终如一,并对这份事业保持着充足的热情?”陈聚群听后从容地笑了笑,平易近人地说道:“答案就在问题里。飞机构造的复杂程度从日新月异的机型、高达百万级的飞机零件构成数量就可见一斑,这份对飞机维修行业的热忱和初心之所以能贯彻始终,关键在于我对复杂的看法。有人因为复杂望而生畏、浅尝辄止;有人因为复杂通宵达旦、满腹牢骚......而我看到的是,只有复杂的事物才有价值有发展,才是有文化传承的标志。”
陈聚群常说,“作为飞机维修教员,不能被飞机系统错综复杂、工作手册种类繁多等困难所局限,反而要用好带教内容复杂这一局限,将其转化为带教方式上改进提升的契机,使带教工作真正服务于飞机维修人员本身,这才是带教的责任!”
在这种认识的引领下,陈聚群打开了飞机维修带教工作的新局面。他坚持复杂问题具体化的思维,认为“看得见,摸得着”是一种简化,于是效仿宋代名医王惟一研制针灸铜人的做法,通过拆解剖析飞机部件结构,自主研发制作飞机航线检查作业、发动机风扇叶片拆装与润滑作业等50余部视频教学课件,用一帧帧生动形象的飞机部件模型演绎抽象晦涩的故障机理,摒弃了“填鸭式”“照本宣科式”的文字教学,极大提升了带教工作的效能。以“服务受众”为带教价值导向的陈聚群根据大部分飞机维修人员因机坪作业日均行走几万步均养成的泡脚习惯,将视频课件时长进行精简,从10余分钟缩减至7分钟,再压缩至3分钟左右,确保视频课件的每1秒既不辜负自己从业数十年的老道经验,也不浪费每一名边泡脚边学习课件的飞机维修人员的宝贵时间,力争做到泡脚水微微发凉便是课件结束之时。事后,陈聚群还笑称:“这3分钟是今后研制带教视频时长的标准,就取名为‘泡脚时间’。”与此同时,在东航技术北京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陈聚群还亲自谋划打造出“飞机维修实作教室”,把数百件飞机报废部件变废为宝,做成教学道具搬入教室,并运用活码技术将对应部件的教学视频搭配呈现,以供飞机维修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系统地理解“看不见”的飞机原理。(《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岑浩 编辑陈虹莹 校对许浩存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