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空中金桥就是幸福桥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5-08-28 10:25: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郝蒙、何丹 报道:2025年7月22日,在拉萨贡嘎国际机场T3航站楼穹顶下,达玛鼓声与交响乐《向往神鹰》交织轰鸣。一场由民航西藏自治区管理局(以下简称“西藏区局”)与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举办,融合浓郁西藏风情与现代交响旋律的主题音乐会在此盛大举办。这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对西藏民航60年非凡历程的深情礼赞。


西藏民航通航60周年主题音乐会在T3航站楼举办

1965年3月1日,在民航拉萨站成立之际,一架伊尔-18飞机从北京起飞,次日抵达当雄机场,西藏正式通航,开启空中交通新纪元。今天的西藏民航经过60年奋斗,已构建起以拉萨为区域枢纽,辐射全域、通达全国、连接尼泊尔和东南亚的现代化航线网络。

数据显示,西藏年旅客吞吐量从零跃升至770万人次,近10年几乎每两年就跨越一个百万级台阶。2024年,西藏民航完成航班起降6.7万架次、旅客吞吐量760.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9%、10.3%、9.9%,刷新历史纪录。从开航至今年6月,西藏民航累计保障运输起降73.4万架次,运输旅客8070万人次、货邮76.6万吨。民航市场的繁荣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加速了人才、物资、信息的流动,空中金桥已成为藏地百姓眼中的幸福桥。

编织密集航线网  193条天路连通世界

60年前的西藏,仅靠一条航线、一个简易机场,便开启了年旅客吞吐量数千人次的航空运输篇章。西藏自治区内支线机场的相继建立,重构了高原时空版图。

1995年,海拔4334米的昌都邦达机场作为当时世界上海拔第一高机场,5500米长的跑道为交流打开新通道;2006年,坐落于山间谷地、海拔2949米的林芝米林机场建成,拉近了藏东南与内地的时空距离;2010年,海拔4274米的阿里昆莎机场和海拔3782米的日喀则和平机场相继通航,不仅连接了新疆与西藏,也助力无数珠峰旅行者圆梦;2022年,山南隆子机场和日喀则定日机场通航;2023年,阿里普兰机场通航。这些支线机场的通航,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昌都邦达机场通航30周年座谈会

目前,西藏全区机场由12家航企(国内11家、国外1家)执飞,开辟航线193条,通航81个城市。其中国际和地区航线4条,包括拉萨—加德满都、拉萨—重庆—新加坡(通程)、拉萨—成都天府—香港(通程)、拉萨—博卡拉。

在机场和航线网络初步建成后,深化市场与航线运营成为新阶段的发展引擎之一。2024年,西藏区局整合资源,首次与云南、四川、重庆机场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共享资源、优势互补。为打造“航空+文旅”产业融合新业态,西藏机场集团重点围绕航线网络拓展、航空旅游产品开发、通程航班打造等,首次联合西藏自治区文旅厅、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开展“双流连藏韵,拉萨赠吉祥”航旅融合推介活动,线上推广流量达220万次,西藏文旅品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拉萨—重庆—新加坡航线文旅推介

高原真情服务 满载关爱生命的温度

随着机场设施与航线网络的日益完善,高原特殊环境对民航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据了解,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的旅客在低氧环境中更易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甚至迅速发展成危重症。数据显示,西藏区内机场每年紧急处置的旅客高原病症案例高达近1.3万起。全力保障每一位旅客的生命健康安全,成为西藏各机场医疗救援团队最核心的使命和首要任务。

在昌都邦达机场医救中心,医护人员常常需要争分夺秒、气喘吁吁地奔跑,为出现高原反应的旅客紧急运送氧气瓶。航医陈禄彦坦言,突发情况往往难以预料。一次,飞机刚着陆,一名孕妇便出现临产征兆。在紧急转往市区医院的途中,陈禄彦在车辆后座沉着协助,最终孕妇顺利生产,母子平安。除日常患者和担架旅客显著多于内地机场外,每逢寒暑假,西藏各机场还会迎来无成人陪伴儿童集中进出港高峰。为此,西藏区局将服务前置,针对这一时期特点,为无陪儿童提供覆盖所有航线的“一站式”专属服务,守护这些小旅客的空中旅途。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西藏民航闻令而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日喀则定日机场作为最近空港,成为救灾人员和物资进出的关键窗口。地震发生后,西藏区局第一时间开辟救援绿色通道,优先保障救灾飞行,高效协调航班时刻,确保救援力量快速抵达。截至1月13日,日喀则辖区内和平机场、定日机场共计保障航班22架次,运送抗震救灾援助人员289人次,运输包括药品、食品、帐篷、救援设备、棉被等各类救灾物资约13.4吨。

在这场生命的接力赛中,民航力量成为关键支撑。在日喀则市定日县的这场地震中,嘎布村村民普布格桑右眼被砸伤,面临眼球摘除风险。在时间就是生命的紧要关头,天路成为唯一的希望。搭载普布格桑的直升机从长所乡直飞拉萨,最终将他安全送达西藏军区总医院。而一名头部受重伤的藏族女童,经专家会诊需要转至位于成都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西藏区局立即协调直升机将其从日喀则送至拉萨贡嘎国际机场,随后无缝衔接国航CA4406航班。机场开通担架转运绿色通道,仅用25分钟便完成机坪中转,让整个医疗团队以最快速度抵达成都。


拉萨机场转运定日地震中受伤藏族女童

一个机场改变一座城  助力经济腾飞

深夜,记者驱车从拉萨前往林芝。当车辆驶入林芝市区时,现代化都市夜景映入眼帘。林芝机场距离拉萨400多公里,距离林芝市区约40分钟车程。这里海拔较低,树木葱郁,雨量充沛,含氧量较高,游客来到这里停留一段时间逐渐适应高原气候,再前往高海拔地区,缺氧带来的烦恼就会减少,同时还能沿路欣赏高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因此林芝机场现在是许多人乘机进藏的首选目的地。

随着航线网络日趋完善,林芝的经济社会面貌也发生着深刻的改变。林芝市副市长表示,林芝市常住人口从通航初期的11万增至目前的24万,机场旅游收入从不足3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35亿元,分别是通航前的34倍和103.8倍;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超3万人;房价年涨幅超8%,租赁业稳步增长。

值得关注的还有林芝机场的货运增长势头。数据显示,林芝机场2024年货邮吞吐量达3831.2吨;2025年前7个月达2371.8吨,同比增长19.59%。与此同时,林芝地区的出港快递企业从2家增至6家,邮件日处理量跃升至数百公斤,货邮航点从单一的成都双流拓展至成都天府、重庆、北京等;松茸单日运输峰值从4吨增至13吨(年运输300吨以上),苹果、藏香猪等特产运输规模持续扩大。


林芝米林机场货物运输(本文图片均由西藏区局提供)

林芝地区的航空货运开辟了“外销快、输入畅”的通道,既降低了本地物资采购成本,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直接带动农民增收。同时,物流、包装、仓储等关联产业集群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形成了“运输—产业—就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随着国家级重大项目在林芝落地,未来,航线网络的完善和运输能力的提升将为林芝地区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西藏自治区的区域核心枢纽,拉萨贡嘎国际机场的发展成为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随着航线网络日益完善,民航运输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拉萨贡嘎国际机场的物流市场逐渐拓展,物流成本较过去有所降低,货物运输时间缩短,物流可运输种类却越来越丰富。在推动临空经济发展方面,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已经建立了“机场+产业+城镇”的联动模式。据了解,拉萨贡嘎国际机场所在的甲竹林镇已从荒凉河滩发展为现代化“空港城”,常住人口超5000人,酒店、物流、商贸企业聚集,居民人均收入在西藏位居前列。

今天的西藏比过去热闹许多。旅客感受到的每一分便捷,背后都是西藏民航多部门的协同努力。为开拓航线市场,西藏区局梳理了1600多条航线协议备案,破解了中转出行不便的难题。一次次“走出去、引进来”,让西藏民航市场生机蓬勃。今年4月24日,西部航空“狮城翼跃 渝见云端拉萨”国际航线推介会在新加坡举办;5月29日,“圣洁西藏、沪上启航”推介会在上海虹桥机场举办。推介会让西藏不再神秘,抵达西藏的天路也有了更多种选择。

近年来,西藏区局还与外省航企、机场紧密协作,发挥资源优势,构建“干支结合、内外联动”的航空网络,加速西藏自治区“一主一次两枢纽,东西对外两通道”布局完善,有力促进了市场繁荣。

60年一甲子,西藏民航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青藏高原上空交织错杂的航线网络,是西藏民航人无私无悔的印证,他们用自己的默默奉献,将“人民航空为人民”的誓言镌刻在世界之巅。(编辑:李佳洹 校对:陈虹莹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lijiahuan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