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阿里巴巴旗下的某旅游线上平台联合浙江长龙航空推出了“双11惊喜航班”,搭乘该航班的近百名旅客获得了旅行平台会员升级、航空公司升舱券等优惠。这次活动在旅客中收获了不少好评。
随着民航日益成为大众化的出行方式,旅客数量不断增加,组成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80后”“90后”等新生代旅客群体作为消费升级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开始受到航空公司更多的关注。不论是在服务创意还是产品供给上,年轻消费群体对新鲜事物都更加感兴趣,更偏好个性化的航空服务。因此,航空公司应投其所好,针对年轻群体的特点,改进、完善相关服务制度,增强服务品牌的潮流性和多元性。
作为奖励、回馈旅客的机制,各航空公司的常旅客计划都在尝试着更合年轻人的“胃口”。网络传播的“快时代”与“细水长流”的传统积累方式相比,年轻旅客群体会更偏好高效的“感官刺激”。这就需要航空公司细分常旅客群体,将常旅客计划的权益前置,让年轻旅客能够快一点尝到“甜头”。比如,飞行10次兑换一张机票是否可更改为“积分+现金”兑换的方式,让旅客哪怕只飞一次,所获取的积分也能在下次购票时进行抵扣。
从去年年中开始,海航就更新了自己的常旅客计划,根据票价和会员等级进行奖励。这种更加灵活的兑换方式,也更加符合时下年轻人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航空公司还要考虑更多契合年轻旅客群体消费习惯的累积和兑换渠道,兑换方式也应由复杂向简单转化。比如,是否可以与“蚂蚁花呗”“腾讯游戏”等产品合作,将会员权益延伸到更多年轻群体青睐的领域中。
走进客舱之后,如何让年轻旅客群体的空中体验更加愉悦,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关键则在于选择多一点。这里的多并不仅仅指数量多,也包括选择的方式更丰富。
笔者近期乘坐某航空公司航班出行,在视听栏目的“音乐”选项中,看到有数十张以不同歌手命名的专辑。不过,要在这上百首音乐中找到自己想听的那一首,估计还是要花一些功夫了。其实,要解决这一问题非常简单,参考音乐播放器多种参考项的分类方式就可以解决,或者直接添加搜索功能,旅客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视听内容。
吸引年轻旅客群体的另一个利器,就是各种丰富的品牌活动,包括上文中提到的“双11惊喜航班”。这些活动能够传达航空公司重视年轻旅客感受的品牌价值观,吸引年轻旅客的注意力,并且通过年轻旅客的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香港航空在今年愚人节就策划了一次轻松幽默的传播活动,发布并且把愚人节的玩笑做成了真正的服务送给了旅客,让“很年轻”的品牌理念深入人心。
只有回馈“有量”,选择“有料”,品牌“有趣”,航空公司才能不断增加对年轻旅客群体的吸引力。(《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评论员 韩磊)